1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认清非法金融“新变种”

新华财经北京3月13日电 近年来,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日益多样,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科技、云养殖”等新型概念,吸引公众参与非法集资、网络诈骗、金融传销等活动。北京金融监管局3月12日发布提示,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认清非法金融“新变种”。 一是花式“蹭热点”,炒作“元宇宙”。随着元宇宙概念大火,一些不法分子花式蹭热点,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旗号,翻炒与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制作、虚拟现实等概念,或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诱骗公众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投资,或编织包装明目众多的高科技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吸收公众资金,具有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二是以“云养”之名,行“非法”之实。一些不法分子以“农业+科技”为噱头,打着“云养牛”“云种植”等发展农业产业的的幌子,将正常的农产品种养、销售包装为投资融资活动。通过AI技术伪造养殖、种植的视频图片,虚构或夸大实际生产场景,以种养收益分红、农特产品返还等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不断扩充资金池,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多种犯罪行为。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做到“三步走”:一增意识、二认本质、三选渠道。 一是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投资项目冷静分析,对高额返利不动心、对宣传炒作不盲信、对熟人介绍不盲从,避免上当受骗。 二是认清非法集资本质。在投资前,要充分了解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潜在风险,切勿盲目跟风、追随热点,理性看待“区块链、元宇宙、云养殖”等新概念,不要被各类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形式迷惑。 三是选择正规投资渠道。在投资时,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购买正规金融产品,注意核验机构和产品资质,可通过金融产品查询网站(https:www.jrcpcx.cn)、微信小程序以及手机app搜索“金融产品查询平台”进行金融产品信息查询,有效识别非法金融活动。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来源:中证网

2025-03-13 10:00:00

抖音:打击非法荐股等违法证券活动

新华财经上海3月10日电 抖音安全中心3月10日发布关于打击“非法荐股”等违法证券活动的公告。 公告称,抖音致力于打造风清气正的社区环境,平台鼓励财经和证券类专业人士通过平台发布权威真实的股票证券类信息,分享专业知识,不造谣、不传谣,共同促进行业繁荣。同时,平台也针对“无相关资质机构或个人提供有偿荐股服务”“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影响股票价格或交易量非法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进行治理。 近日,抖音平台发现,有少数账号在无相关资质情况下,声称可借助各种AI类工具,实现所谓“高回报高收益”,或以“推荐高效AI选股工具”“售卖AI炒股课程”为噱头引发用户关注,甚至对其实施诈骗等行为。 案例一:账号“首*财经”“小*财富空间”等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发布视频,声称借助某款AI类工具,对某只或某几只具体股票的未来走势进行“精准”分析预判,发布带有诱导投资倾向的具体投资话术,如“用**(某AI类工具)分析,某只股票短期内有较高上升潜力,止盈和止损价格可分别设定为‘**元’和‘**元’”。 案例二:账号“小**博弈”“小**饱”等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发布视频,声称借助某款AI类工具可实现“高收益”“高回报”,如“炒股4个月赚230万,AI真的太香了”“你敢相信么,**(某AI类工具)可以帮你抓大妖股”“用**(某AI类工具),12天(盈利)32%”“用**(某AI类工具)实在太强大了,居然全部获利,而且全部卖飞了”等。 案例三:账号“爱股*队”“爱股*女”等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以“炒股神器”“时代机遇”“炒股机遇最大化”为噱头,宣传、推广或兜售某几款AI类工具的培训课程(具体形式包括训练营、培训班、教学资料等)。个别账号还试图通过昵称、头像、签名、评论等渠道,发布引流信息,诱导用户脱离抖音后前往第三方平台,甚至对其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 上述言行,严重违反了平台规则,平台对相关账号和视频进行了严格处置,具体处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封禁账号、下架视频、收回直播和营利权限、抹除账号不当获取粉丝,以及清退违规账号所属MCN机构等。情节严重者,平台将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来源:新华财经

2025-03-10 16:54:30

家族信托违规操作 新易盛实控人被罚没约3150万元

新华财经上海2月18日电(记者 魏雨田)近日,上市公司新易盛实控人因利用家族信托进行违规操作受到严厉处罚。 2月17日晚,新易盛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 “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公告显示,经证监会查明,高光荣存在一系列违法事实。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 “建信信托 - 金源家族信托单 - 信托 2 号”(以下简称 “家族信托 2 号”)中金财富证券账户对 “新易盛” 股票的交易,实际上由高光荣决策。 在2023年3月15日至4月11日期间,高光荣通过家族信托2号账户以及自己的华泰证券账户,合计转让了占上市公司总股本1.42% 的新易盛股票。其中,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的比例达到0.42%,违法所得共计949.86万元。 此外,高光荣在通过家族信托2号账户持有新易盛股票期间,没有如实向新易盛报告实际持股情况,致使新易盛2020年、2021年、2022年年报中披露的股东相关信息存在虚假记载。 基于上述违法事实,证监会最终做出决定:对于高光荣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的违法行为,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949.86 万元,并处罚款 2000 万元;对于高光荣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200 万元罚款。综合两项违法事实,对高光荣合计没收违法所得 949.86 万元,并处以 2200 万元罚款。 “根据信托业务‘三分类’中服务信托属性,信托公司应回归本源业务,从事主动管理,避免走作为通道、融资工具等老路。在此案例中,高光荣通过家族信托进行股票交易,存在明显违背上述意图的嫌疑。其利用家族信托账户进行股票交易决策,疑似将家族信托当作了通道业务,偏离了家族信托原本的服务信托功能定位。”用益信托研究院表示,家族信托的设立目的必须合法合规,不能用于规避法律责任或损害他人权益。否则,信托可能会被穿透甚至撤销。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来源:新华财经

2025-02-18 16:28:38

中国体彩:再强大的AI也无法预测中奖号码

新华财经上海2月12日电 2月12日,“中国体育彩票订阅号”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再强大的AI也无法预测中奖号码,因为大乐透每次开奖都是独立的,随机事件开奖号码均随机产生,根本无法预测。“用AI选号和机选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随机产生一注号码,中奖概率也和我们自己选的号码相同,如果有任何人宣称AI可以预测中奖号码均是骗人的。” 中国体彩还表示,研究历史开奖号码和在“财神庙”刮彩票都不会提高中奖率。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彩票订阅号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来源:新华财经

2025-02-12 16:37:12

多家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提示清盘风险

新华财经上海2月11日电 开年以来,多个券商集合资管计划面临清盘风险。 2月10日,太平洋证券发布提示性公告,太平洋证券3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能清盘。同日,国海证券量化优选一年持有期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发布清盘提示。 “留给券商参公改造大集合的时间不多了。”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缺少公募基金牌照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券商资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参公改造大集合产品在到期后,券商若仍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需在“清盘”“延期”和“变更管理人”等方式中作出抉择。 两只参公改造大集合产品或将清盘 2月10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提示太平洋证券3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能清盘。 太平洋证券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2月10日,本集合计划的剩余期限不足3个月且未变更为公募基金。若截至2025年4月1日,本集合计划期限届满且未变更为公募基金的,则触发上述《资产管理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资产管理合同》应当终止,并无需召开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大会,本集合计划进入清算程序。 同日,国海证券发布公告,国海证券量化优选一年持有期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能触发合同终止情形。该组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存续期为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2月21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为3.31亿元。 参公改造大集合到期面临“抉择” 2025年开年以来,已有多只券商集合资管计划清盘。1月8日,国信证券发布提示公告称,国信价值智选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能触发合同终止情形。 1月3日,东海证券也宣布旗下东海证券海盈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清算。具体来看,该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日,合同期限已满三年,触发终止情形。 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券商大集合资管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就拉开序幕。然而对于券商来说,完成改造只是第一步,改造后的产品仅是参考公募基金运作的公募化产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募基金产品。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应就集合资管计划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合同变更申请,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也就是说,若产品在三年到期后,券商或资管子公司仍未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则需在延长产品存续期限、清盘或变更管理人等众多方式中进行抉择。 不少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在到期未能转成公募产品后,选择了延长存续期。1月3日,德邦证券宣布,将德邦资管月月鑫30天滚动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限延长至7月24日。 还有券商选择变更管理人。2023年8月,方正证券管理的方正金立方一年持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被交由控股公募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成为首例参公大集合变更公募管理人的产品。2024年10月,国元证券将国元元赢四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交由参股公募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 此外,还有参公大集合产品选择转为私募产品。2024年9月,天风证券管理的天风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公告改造为私募集合资管计划,合格投资人可以转为私募份额,为业内首例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化为私募产品的案例。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5-02-11 17:44:17

防范非法金融之引以为戒

来源:德邦证券投教基地

2025-02-10 17:15:47

加载更多 加载完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