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可转债兼具债券和股票的双重优点,更被誉为“有本金保证的股票”,但其实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品种,投资者需要在明晰运作机理、熟悉交易规则后再尝试介入。那么,可转债有哪些常见的风险呢?
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价格剧烈波动是可转债最常见的风险,因为可转债的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有正向联动性。
一方面,可转债交易不设置涨跌幅限制,交易价格的潜在波动可能会非常大。举例来看,假如正股跌停,可转债由于无涨跌幅限制,跌幅有可能超过正股。同样的,假如正股喜迎利好涨停,可转债当日涨幅也有可能超过正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乐观或者悲观情绪的急剧放大。
另一方面,可转债实行T+0交易,并且不限制交易次数。T+0 的交易规则必然吸引大量的投机资金参与交易,投资者如果频繁交易且方向做反,将面临大幅亏损 。
发行人提前赎回风险
提前赎回是上市公司促进投资者转股的方式,并且是上市公司的权利。如果上市公司连续15-20日,出现正股价(指股票的价格)连续超过转股价(指可转债转成股票的价格)的130%,会引发强制赎回机制。上市公司将发布提前赎回公告提示投资者转股,否则只能低价赎回。
一旦可转债触发强赎,可转债价格以及正股价格一般都会出现双双下跌,可转债的溢价率会逐渐消失直至接近0。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卖出,可能面临亏损,如果在“赎回日”之前忘记转股或卖出,就会被上市公司以很低的价格赎回,损失惨重。
利息损失风险
尽管大部分可转债最终都能转股,但也会发生到期未转股、大股东还钱的特例。尤其是当公司股价一直下跌,转股价高于正股价格时,投资者大部分都不愿转股,造成上市公司短期内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最终偿付的利率可能还不一定达到定期存款的水平,投资者的高利息机会成本容易面临挑战。
可转债违约风险
如果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股票被暂停上市甚至是退市,上市公司面临破产清算,可能会出现无法偿还可转债债务的违约情况,此时投资者可能出现利息损失、部分或全部本金损失的风险。
“攻守兼备”的可转债兼具了债权和股权的双重优势,但因为结构复杂,投资者更应该在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