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近本文的投资心理——锚定心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小新曾经有过一个高富帅的男朋友,失恋之后,每遇到一个男生她就会不自觉地拿人家和前任去比一比。这个例子中,就刻画了锚定心理,而这位小新的前男友就是“锚”。

我们再来看看锚定心理的书面定义:即人们在对某个事件做估测时,某些特定值会被作为标准(起始值),也就是“锚”,而人们后续做的估测值则受到这个锚的制约。人们会不自觉地给予起始值更多的重视,后续的评估也会在该值的一定范围内做调整。

那锚定效应为啥能影响人们的判断呢?它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需要一个“参照物”,有了这个“参照物”,才能更踏实,不然就会难以决策。

那锚定心理在投资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投资者持有某支股票的成本价即为锚,这会极大地影响投资者的未来决策。股票被套牢仍舍不得卖出,这就是被自己的成本价给锚定住了。

2022年4月某日,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那未来是否仍会再跌呢?在没有更多确切的信息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依赖过去的信息,于是网络上就会出现类似“2018年还跌到了2500点左右呢,还有下跌空间”之类的声音。人们不知不觉把过去的数据当成了锚,并据此做出判断。

那在投资过程中怎样才能尽量不受锚定心理的影响呢?

宏观层面而言,要记住摈弃惯性思维,过去的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但绝对不是决定现在的全部因素,所以要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微观来说,应该适当学会“忘记”持仓和成本价,避免在加仓和减仓的时候过度关注成本价。投资决策还是应该从自身的诉求出发,尽量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一个合理的盈亏预期、设想好自己的持有时长等等。即尽量要建立好一个理性的投资思想,才能尽量避免让感性占上风。

此外也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熟悉一些基本的投资策略,了解下背后的投资逻辑。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来辅助判断,那决策的时候概率会被锚定心理牵着鼻子走。

最后,如果想尽量减少锚定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记住不要草率决定,不要拍脑袋凭感觉决定,综合维度的思考一下,别过多关注起始值,更不要太放大起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