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化可转债交易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那么新规究竟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提升准入门槛
对于新户设置准入门槛为“2年交易经验+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这一准入门槛与开通创业板权限是一致的。
而在此之前,可转债交易可以说是“0门槛”,只需要开通证券账户便可申请,对于账户资产没有任何限制。当然新规对于已经开通可转债交易权限的投资者是不适用的,这部分投资者可以正常进行可转债交易。
最后交易日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证券简称首位字母为“Z”。
主要是为了增加风险提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避免投资者因为不知情遭受较大风险从而造成损失。
涨跌停限制
新增涨跌停限制:上市首日统一采取57.3%和-43.3%的涨跌幅机制;上市次日起,设置20%涨跌幅价格限制。
此前可转债无涨跌停限制,只设置临停机制,有的可转债在首日可能被炒作到200%以上,比如之前的xx转债,首日涨幅高达276%。涨跌停限制主要就是为了防止过度投机炒作,维护可转债市场平稳运行,对普通投资者是一项利好。
增设“龙虎榜”
股票交易有个俗称“龙虎榜”的公开制度,每日成交额、换手率、涨跌幅偏离值等数据异动的股票,会被列出买入卖出前五名的交易席位。
新规前,可转债没有相关制度。新规后可转债交易也推出了“龙虎榜”,首日上市都得公布五家买入、卖出金额最大的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及其各自的买入、卖出金额。
上市首日后公布(沪深皆同):
当日收盘价涨跌幅达到±15%的前五只可转债;
当日价格振幅达到 30%的前五只可转债。
还包括异常波动、严重异常波动都会被公布龙虎榜。异常波动太多的可转债交易所也会进行信息披露,这会抑制炒新债的投机行为,抑制可转债价格短期内大幅波动。
总体来说,可转债新规的设置就是为了防止过度炒作,进一步强化可转债的交易监管,维护可转债市场的平稳运行。增加信息披露也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让投资者充分了解投资交易的风险性,理性做出投资判断,提高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