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的全名是可转换债券,持有它到期,就可以收回本金与利息。同时可转债还具有“转股”功能,即在一定时间内,按照约定的条件,可转债可以转换成该公司的股票。投资者若看好该股票,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就有可能获得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反之,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只持有债券,获取债券还本付息的收益。

可转债具有双重特性,可谓是“退可守,进可攻”,所以也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持续关注,投资者小新也不例外。最近他注意到发行公告里既有配售,又有打新,那他是否可以同时操作呢?两者的主要区别又是什么呢?

首先,可转债配售和打新的发行对象是不同的。原股东拥有优先配售权,即如果在可转债发行前,投资者已经持有正股,那么上市公司在发行可转债时会按照股东持股数量向原股东配发一定数量的可转债。而可转债打新面向的人群更为广泛,社会公众投资者都可以参与。

现在就可以解答本文开头小新的疑问了,即小新若是原股东则可以配售和打新都可以参与,不然就只能参与可转债打新啦。

此外,二者在缴款时间上也存在差异。原股东参与可转债配售,配售当天就需要在账户内存够足额资金;而可转债打新不与投资者市值挂钩,T 2日中签后再缴款。一般来说,如果成功中签,投资者对应的开户券商也会发短信通知用户在账户内存够足额资金。如果投资者没有按时缴纳足额资金,就按照放弃认购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连续12个月出现3次中签弃购,那从最后一次弃购起的半年之内,都不能再参与网上新股、新债申购了。(沪深市场分别计算,不合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的原股东配售代码和普通的申购代码也是不一样的,投资者需要看清楚再操作。

总的来说,投资者参与可转债打新是一种有机会低成本“薅羊毛”的方式,目前市场上可转债破发的情况较少,且不需要投资者在前期投入相应的资金,相对更为灵活。而参与可转债配售的前提是拥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对投资者来说前期就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