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监管提示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
近年来,以“减免债务”“代理退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持续蔓延,有的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非法利益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业内认为,这些非法代理机构的存在和泛滥,不仅造成了一系列用户被骗案件的产生,更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和平台利益,扰乱了金融行业健康秩序。打击金融黑产、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需要学界、业界、警方、监管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努力。
“代理维权”等乱象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代理退保”、非法代理债闹等金融黑灰产不断出现,有的已形成完整的黑产产业链,不仅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而且其背后隐藏的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骗取消费者钱财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代理维权”乱象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包括三方面。一是财产损失风险。消费者一旦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不但需支付高额维权费用,还有可能被非法侵占维权退还资金,甚至被套取贷款、信用卡资金,将面临资金损失。
二是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后,可能面临信息被泄露倒卖风险。消费者如想终止“代理维权”,不法分子可能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消费者及亲友进行骚扰恐吓,干扰消费者正常生活。
三是法律责任风险。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采用涉嫌违法违规的手段进行维权,甚至被诱导参与非法集资等,消费者一旦听信教唆,可能被卷入报假警、伪造证据资料、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有关机构发布的《“非法代理维权”治理调研报告(2023》显示,2020年以来,“非法代理维权”黑产规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目前全国有超过万家以“债务咨询”“法务咨询”为名头的公司,仅2021年成立的公司就是过去10年总和的5倍以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建议通过立法方式加大打击力度。在她看来,“协同治理上,监管部门与机构和平台构建成熟的联动机制,深化执法协同理念、共同打击金融黑产”。
业内联合积极作为打击黑灰产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黑灰产机构以代理维权进行恶意投诉,也为机构带来了不良影响。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含有“专业反催收”“征信洗白”等字样的网络不良金融相关信息经由网络平台快速蔓延、传播。通过调研和行业机构反馈,这类信息背后隐藏着相当数量的金融黑灰产活动。
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应对“代理维权”乱象等金融灰黑产。乐信、马上消费、新网银行、平安普惠等数十家机构,成立全国首个打击金融黑产行业共享互助组织“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共建和共享行业黑名单,共同打击债闹黑产、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据乐信集团党委书记黄健斌介绍,乐信正通过与监管方、法学界、警方、行业协会、业界同行等多方协同合作,形成打击债闹黑产的紧密大网,深入打击债闹黑产。乐信数据显示,仅过去的2023年,乐信联合全国多地警方打击各类黑灰产案件共计百余起,其中涉及代理投诉维权、闹债领域黑灰产案件共计19起。
“截至4月30日,马上消费已累计推动警方受理打击非法代理维权案件380起,其中刑事案件68起,行政案件31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8人,行政拘留处罚109人。”马上消费有关负责人说。
各方共同发力打击“代理维权”乱象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消费者:一是理性选择适当产品和服务。请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正规渠道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勿受“更高收益”“全额退保”等诱惑,购买或换购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产生不必要纠纷。
二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时,请通过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渠道提出诉求,不可轻信不法分子虚假承诺,切勿受怂恿参与违法违规活动,避免陷入法律风险陷阱。
三是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业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落实监管的相关要求,制定金融纠纷调解行为的相关标准、规范等,逐步建立对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的评估评价机制,不断规范调解行为。此外,打击金融黑产、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迫切需要学界、业界、警方、监管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努力。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此前表示,要坚持系统化的法治思维,明确黑灰产活动的法律性质,规定黑灰产纳入监管的路径、范围和方式,拓展自律组织(如消保协会等)的治理功能,实现对黑灰产的全面有效的法律治理。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